郵箱:DXL56789@163.com
cashzhoucan@sina.com
深圳地址: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九圍社區永泰工業園2棟2樓
湖南地址: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給力科技園
液晶顯示屏的常見光學規格-響應時間
液晶顯示屏的常見光學規格-響應時間
指液晶屏每個像素對輸入信號做出反應的速度,從白到黑的過渡時間(Tr) 從黑到白 (Tf),即:液晶從暗到亮或是從亮到暗(亮度從10%到90%或90%到>10%)的反應時間,通常會以毫秒(Ms)作為單位顯示。更短的反應時間讓畫面過渡更流暢,沒有拖影,值越小越好。一般LCD液晶屏的響應時間Tr+Tf在20-30ms之間。
液晶顯示屏的常見光學規格-響應時間
為了說明這一點,我們還需要從人眼對動態圖像的感知開始。人眼中會存在“視覺殘渣”現象,高速運動的畫面會在人腦中形成短期印象。動畫片、電影等等,直到最新的游戲都是應用了視覺殘差原理,讓一系列漸變的影像快速、連續地展現在人們面前,進而形成了動態影像。人們可以接受的顯示速度一般是每秒24幀,這也是電影以每秒24幀播放的原因。如果顯示速度低于這一標準,人們會明顯感受到畫面的停頓以及不適。根據這一指標,每張圖片的顯示時間需要小于40ms。如此一來,對于LCD來說,40ms的響應時間就成了一個障礙,高于40ms的顯示屏會出現明顯的畫面閃爍現象,讓人眼花繚亂。如果希望圖像不閃爍,最好是達到每秒60幀的速度。
液晶顯示屏的常見光學規格-響應時間
其次液晶的旋轉粘度影響LCD的響應時間(粘度越大,響應時間越大);液晶的彈性常數影響LCD的功耗及響應時間(彈性常數越大,功耗越小,響應時間越小)。